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文章来源:睾丸肿物   发布时间:2023-3-27 21:44:21   点击数:
 

导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导致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46%~78%。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电离辐射导致的一种口腔黏膜及唾液腺的损伤,引起放射区域内微血管发生病变,导致局部发生供血障碍,引起一系列的口腔黏膜反应。轻者可出现口干口渴、灼痛、黏膜萎缩等,重者可出现溃疡、出血、坏死、不能进食等,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治疗的实施。

0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效果显著

1、概述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不断地提升,很多疾病能够达到控制或治愈,但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依然呈明显不断地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在肿瘤局部通过利用放射线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等及其他射线或粒子束照射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手段。随着现代医疗环境的改变及国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肿瘤患者认为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与肿瘤的治疗和更长的存活时间同样重要。

在放疗结束6个月后往往可发生慢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可出现由于放射线造成口腔黏膜及唾液腺的广泛萎缩而诱发的一系列损伤,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口干口渴、溃疡的红肿疼痛、唾液分泌减少等,甚则可出现溃疡及出血反复发生、剧烈疼痛、吞咽苦难等症状。

慢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因其开始发病较缓、症状较轻,患者往往容易忽视其严重程度。临床上西医治疗也常常是采用对症治疗的办法,并无特效药物对其进行控制或治愈,且西药在治疗的同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毒副反应,不能够达到使人满意的效果。中医中药在此方面就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毒副作用小,而且能够改善局部及全身的症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2、中医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并没有专篇论述头颈部肿瘤经放射治疗后造成的慢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这一疾病,但是根据它的相关症状可在中医古籍的病症中有迹可循,如“口疮”、“口糜”、“口破”等。导致慢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放射线性质特点相当于外感六淫中的火热之邪,火热伤津、耗气,煎熬津液,损伤人体阴液。

日久则阴津亏虚,形成阴虚火旺之候。且本病多与脾、胃、肾关系密切,治疗则以调补脾、胃、肾,养阴、润燥、生津为主。根据《黄帝内经》记载的基础上,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发展,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病因给予了口疮多种别名。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就讲述三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口疮”。

可因伤寒发汗后导致的口疮称之为伤寒口疮;因发汗祛邪后,而邪气未能除尽导致的口疮称之为时气口疮;因脏腑有热,热气冲于上焦而导致的口疮称之为热病口疮。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外台秘要》提出了因发汗、泻下后,内外亏虚,而邪气尚存,熏蒸于上焦导致的口疮,以及心肺胸中虚热导致的口疮,将其分别称之为天行口疮和石发口疮。

在元朝时期,齐德之在其《外科精义》中又提出了赤白口疮的病名,其中不仅记载了导致大人和小孩患病的病因,还记载了关于用生白矾含漱治疗赤白口疮的方药。到了明清时期,医家们提出了更多关于口疮的名称,如口舌疮、口烂、口破等名称。

02了解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机制,中医讲究治病求本以及辩证论治

1、病因病机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及研究为现代中医学者进一步研究筑造了扎实的根基,但各朝各代医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各不相同,但将可引起本病的病因病机记载的越来越详细。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且与经脉、脏腑功能关系密切。中医诊病讲究治病求本,辩证论治,分清寒热虚实。

纵观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及研究,认为心、脾、胃、肾各脏腑与本病的发生密切有关,辩证可有实热、虚热、虚寒等症候。实热:古代医家巢元方、杨士赢、王肯堂分别在《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仁斋直指方·卷二十一》《证治准绳》中都对本病进行过论述,他们都认为口舌是手少阴心经与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的必经之路。

本病的发生与心脾二脏火热之邪气壅盛有关,但王肯堂又认为脾脏受热,则易生痰,痰与热又可相互搏结,进而加重口疮的发生。王叔和在《脉诀诊法》中认为脾脏热邪亢盛也可以导致口疮的发生,可有脉象沉实、洪数的实证表现。通过以上可知心脾二脏的实热能够导致口疮的发生。

虚热:朱丹溪曾在《丹溪心法·卷四》口齿篇中记载认为患口疮后,服用寒凉汤药,而口疮却未能愈合,是因为本病并不是热邪所致,而是因为中焦的脾脏亏虚,不能遏制肾中之阴火,相火向上冲于口咽导致的。可见朱丹溪认为虚火也是能够导致口疮的。

2、中医治疗

香蒲是在《神农本草经·卷一》中首次记载的关于治疗口疮的药物。明代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对口疮的治疗分别从上、中、下三焦进行了论述,认为上焦之虚热所致的口疮,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焦之虚寒所致的口疮,可用附子理中汤治疗;下焦之阴火所致的口疮,可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清代徐灵胎在《医贯砭·口疮论》中将口疮的三焦学说讲述的更加全面,他认为口疮有本证和兼证之分,对于兼证的治疗应该抓住疾病的本质,错误的用药能够导致发生败证,本证的治疗应根据寒热虚实辩证治疗,认清病证的本质。

在程杏轩的《医述·杂症汇参·口》中有“口疮一也,心经则曰导赤,胃经则曰白虎……”讲述了口疮的心经与胃经热证所用药方。通过对大量医史文献研读后发现,实热主要以心、胃热盛为主,可用方剂有导赤散、白虎汤、凉膈散等。虚热主要以气虚和阴虚所致虚热为主,与脾胃和肾有关,可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

对于寒证主要是指中焦虚寒和脾肾阳虚,可用方剂有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其中所出现的方药在后代被研究制成中成药,并且沿用至今。根据辨因辩证论而用之,疗效依然显著。古代医家们不仅对内服方药有所研究,对口疮的外治方法也有充分地应用。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将口疮的擦敷、含漱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描述,有将白矾研末、西瓜皮烧灰、远志用醋研末等方法对口疮溃面进行贴敷,也有将西瓜的汁水、酒煮黄连的汤汁进行含漱的局部外治方法。

在《张氏医通·口》中有“口疮甚者,含焰硝、硼砂,勿开口,并用南星末,醋调贴足心涌泉穴以引热下行。”的记载,其中不仅讲述了口含药物治疗的方法,更记载了通过穴位贴敷治疗热证口疮的外治方法。

结语:导致口疮的原因有二,其中之一为胃腑虚弱,饮食减少,肾脏中阴水之寒气上逆所致,由此可知虚寒也是可以导致口疮发生的。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古代医家们对口疮的认识不断的深入,运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不同病因病机所致的证候。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ylrq.com/yslf/17126.html